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开年报
索 引 号: 113307000025920892/2012-00217 发布机构: 金华市财政局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发文字号: 公开日期:
登记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 效 性: 公开时限:

2011年金华市地税工作概况

发布时间:2012-10-24 09:09   浏览次数:

2011年,金华市各级地税部门紧紧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战略主线,坚持“依法治税、为民理财、务实创新、廉洁高效”工作理念,秉承“实、稳、优”财税核心价值,充分发挥地税职能作用,着力抓转型、强征管、推改革、促和谐,实现了“十二五”地税事业的良好开局。全市地税部门共组织各项收入268.83亿元,增长30.9%。其中:税收收入163.58亿元,增长21.0%;社会保险费收入88.30亿元,增长57.6%。  
发挥职能,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税收的引导和调节功能,帮助企业用好财税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全市企业减轻负担8.32亿元。一是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1户,减免税额9688万元,105家企业享受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7625万元。二是开展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专项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建立32个联系点,开展“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全面落实持续推进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各项工作,抓好已分离企业的整合、提升工作。全市已累计分离企业166户,其中当年新增26户,实现营业收入43.87亿元、缴纳地方税费3.6亿元。三是积极帮助中小企业脱困。组建多个“企业帮扶救助应急分队”,深入部分中小企业实地走访,送政策送服务上门,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扩大税收缓缴范围,减轻小微企业资金压力。加快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减免工作,使企业早得实惠。  
强化征管,促进收入平稳增长。一是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市区调整存量房征收管理方式,设立房产交易办税大厅,集中征收存量房交易税收。加强房产租赁税收征管,对市区11个街道、5626户的面积和租金以及路段的信息进行调查,制定出租房路段划分方案。组织数字证书推广应用工作,实行数字证书网上申报的纳税户达到11335户,占全部申报户数的97.6%。制定规范土地转让计税价格管理办法,实行“先税后证”的模式缴纳相关税收。组织开展耕地占用税欠税清理工作。二是强化税务稽查。通过以查促管,充分发挥税务稽查作用,逐步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诚信度。主要对广告业、建筑安装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开展专项检查。全年共检查单位1031户,查补金额9591万元。三是积极探索社保费征管社会化管理。在社会保险费年度汇算清缴中,采用招标形式,委托中介机构审核社保费汇算清缴零申报、未申报企业2596家,共补缴社保费790万元,有效提升了社保费征管的精细化管理和社会化管理水平。  
凝神聚力,圆满完成《税友龙版》实地测试任务。一是抓思想统一。召开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把全体干部职工都统一到实地测试这项重要工作上来。二是抓基础管理。制定数据清理操作方案,清理数据12类31小项,涉及纳税人13291户,数据101326条,夯实《税友龙版》数据基础。三是抓沟通交流。实行分局长大厅值班制,开展技术人员上门服务制,充分发挥纳税服务志愿者和第三方服务人员的沟通、解释和服务作用,第一时间解决纳税人业务和技术问题。同时通过报纸、网站、电视、电台等方式,发布系统升级公告、纳税人注意事项以及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案等,争取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从6月21日上线以来,当年通过新系统办理各项涉税事项31.4万多次,测试系统菜单712个,平稳实现浙江地税信息系统的升级。  
服务发展,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将优化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发挥地税职能,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深入细致抓宣传。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在第一时间通过办税服务厅、财税网站、12366纳税服务热线、金华晚报“财税之窗”等形式向广大纳税人宣传告知。结合行风评议民主活动,重点宣传财税部门在作风建设、提能增效、优化服务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提升财税部门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不折不扣抓落实。通过比对数据,对未办理税收优惠的企业,主动联系告知,确保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到户、服务到户、落实到户。组织实施“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认真落实23项“双服务”行动交办难题和170余件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立足基本,加强地税干部队伍建设。围绕“服务再优、流程再造、公正再创、形象再树”目标,组织开展作风建设年和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涉税事项办理在原有审批时限基础上提速36%,纳税人平均等待时间从12分钟下降到5分种。市本级采用公开竞争上岗和民主推荐的方式,新提拔正科级干部11名,副科级干部16名,在健全科学用人、制度选人机制上迈出了坚实步伐。组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行风险评估,完善相应的防控机制,实现风险防控“全覆盖”。一年来,全市各级地税部门狠抓自身建设,也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市本级在市机关部门考核中获政府序列第一名,在市本级参与行风评议的10个单位中获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