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预决算 >> 政府预算
索 引 号: 113307000025920892/2009-00008 发布机构: 金华市财政局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发文字号: 公开日期:
登记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 效 性: 公开时限:

关于2005年全市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06年全市和市本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2009-03-23 00:00   浏览次数:

2006年2月24日在金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金华市财政局

    一、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5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121251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3%,增长15.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9023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3%,增长15.2%;全市财政预算支出80739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769890万元(含省各种专项拨款)的104.9%,增长18.3%。
    2005年,市区财政预算总收入完成30420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1%,增长1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121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1%,增长16.2%。剔除收入中的不可比因素,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0%。
    2005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支出111557万元,完成年度支出预算103555万元(含省各种专项拨款)的107.7%,增长8.5%。剔除增资等支出中的不可比因素,可比增长7.8%。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我市各级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任务,贯彻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财政预算报告和财政预算审查报告的决议精神,落实“三个三”财税工作措施,统筹政府财力,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
    (一)落实“三个三”财税工作措施,地方财政收入实现持续增长。
    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增加政府可用财力为核心,深入实施“三个三”财税工作措施。优化征管查机制,加强国地税协作,科学运用税收征管质量考核体系和税收政策执行评价体系,开展纳税评估,提高税收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税收收入结构,依法开征建筑用石、用砂资源税,进一步加强土地增值税、契税等地方小税种管理;强化各行业的营业税管理,重点落实第三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促进营业税增收,2005年全市和市区营业税与地方7个小税种分别增收6.05亿元和1.01亿元,全市和市区地方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分别提高到62.1%和65.6%,增加了地方可用财力。优化政府财力结构,挖掘理财潜力,对小型汽车特殊牌号使用权、采矿权、出租车营运权等政府性资源收益实行统一规范管理,开展财政间隙资金保值增值运作,强化非税收入绩效管理,通过科学理财,市财政全年实现理财收益1.1亿元。贯彻《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规范社保基金征缴管理,市区推行“五费合征”,全市地税征收社会保险费21.9亿元,其中市区征收6.3亿元。
    (二)发挥财税调控职能作用,地方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财政扶持政策,积极运用财税杠杆支持经济发展,缓解要素制约影响,市本级财政全年落实涉企优惠政策、贴息补助等资金2.1亿元,减免各类税费3.3亿元。支持工业经济发展,重点扶持优势企业和优势行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完善中小企业专项贷款政策和担保机构代偿损失财政补偿政策,促进市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支持外贸出口,完善外贸扶持政策,落实出口退税资金5.9亿元和外贸出口补助1200万元,促进了外贸经济发展和出口结构优化。各级财政加大服务业扶持力度,对商贸流通、物流配送、影视传媒、旅游会展等行业实行财政资助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筹措城市基础建设资金,保证城市建设正常运转。着力培植地方财源,为实现本届政府财政收入“双百亿、上台阶”开好局夯实基础。
    (三)加大城乡统筹发展投入,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稳步推进。
    优化支出结构,对财政支出实行“控、压、保”,一般性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增量财力保障农科教、社保等重点支出。加大“三农”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全市财政投入6.8亿元,增长12.7%,支持百千工程、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新农村建设,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投入科技资金2.8亿元,增长24.6%,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促进科技事业发展。投入教育经费19.9亿元,增长15.3%,建立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经费保障机制,教育均衡发展逐步保障。社会保障投入4.0亿元,增长12.7%,支持再就业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困难群众生活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支持生态市、文化大市、平安金华建设,公共财政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促进城乡社会统筹发展。
    (四)推进财政管理机制改革,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新提高。
    进一步改革部门经常性经费包干办法,建立适度从紧的科学的预算经费安排制度,实行“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视财力”的新机制,全面实行部门预算,细化项目预算,预算刚性约束增强。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走在全省前列,市本级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基建项目资金、50万以上的政府专项资金和47家纳入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单位的所有预算内外资金,全面实现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增强了政府调控能力。绩效评价范围扩大到农业、技改、科技创新、医疗救助、科普经费等八类专项资金,绩效意识逐步增强。建立了政府偿债风险准备金补充机制,防范财政风险。政府采购执行机构职能顺利移交,实现管办分离、机构分设,基建工程审价纳入政府采购,试行协议供货制,采购效率提高,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全市采购金额14亿元,节约资金2.6亿元,节约率为15.5%。扎实推进新会计制度实施,有序开展会计信息质量和财政专项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监管能力。
    (五)加强干部学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逐步增强。
    创建学习型财税组织,健全干部选拔机制,引导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和能力。干部廉政教育常抓不懈,重新规范业务流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和惩防体系,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增强了财税内控力。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各项整改措施基本落实到位,健全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干部队伍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意识逐步增强,服务水平有新提高。
但是,在预算执行和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要素瓶颈制约和政策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财政收入进入平缓增长期,增收难度加大,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不断增大;税收收入结构、政府财力结构和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继续提高;社会转型期各方面矛盾风险有向财政转移和积累的趋势,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任务较为艰巨;财税干部的驾驭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6年,综观国内外形势,我市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经济社会总体上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市委市政府“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战略确立,城市群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大市建设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财税“三个三”工作措施的逐步见效,政府财政的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为财政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市财政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从收入看,增收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国家继续实行宏观调控政策,金融、土地、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继续趋紧,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税收大幅下降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二产、三产税源继续下降,财政收入已进入相对低速增长期。2004年、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分别比上年下滑5.4个和13个百分点,其中市区分别下滑15.2个和10.5个百分点,2006年财政总收入增幅预计还将进一步回落。从支出看,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对财政支出需求日益高涨,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百千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村级组织办公用房补助等新农村建设需要增加投入,文化大市、生态市建设、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城乡义务教育杂费全免等公共财政必保的刚性支出项目不断增加,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从财政风险看,政府外债、国债转贷资金等各项借款都到了还本付息的高峰期,政府负债的流动性风险正在不断加大,财政风险逐步显现。
    综合以上经济财政新形势,2006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设和谐社会与统筹市区经济发展的要求,遵循“一要吃饭、二要发展、三要增强调控能力”原则,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积极组织财政收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态和环保等支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消耗性支出,实行经常性经费零增长;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收入口径调整精神,出口退税负担额通过财政体制年终统一结算,不再直接冲减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口径由“中央四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地方财政收入”二个部分组成。同时,2006年起烟草商业企业所得税统一上划省国税局征管,需相应调整2005年收入基数。按以上口径,2005年全市和市区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分别调整为1223371万元和290066万元。
    据此,全市2006年安排财政总收入预算1370176万元,增长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预算753084万元,增长12%。全市2006年财政支出预算740506万元(不含省专项拨款),增长7.1%。
    市区2006年安排财政总收入预算321973万元,增长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预算192924万元,增长11%。市本级2006年安排支出预算87672万元,比上年增长6%。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三、2006年财政工作主要任务
    2006年,是全市在“十一五”期间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年,全市财税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继续深化落实“三个三”财税工作措施,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此,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扶持产业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财政良性运行
    整合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发挥财税政策杠杆在“优农、强工、兴三”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导向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中培育税源。优化支农支出结构,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效益农业发展,支持黄土丘陵开发,缓解用地矛盾,为投资项目落地提供空间。大力促进二产发展,政策和财力向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倾斜,突出扶优扶强,引导要素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块状经济发展;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持改造传统产业、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为初创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大财税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优先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支持能为二产配套服务的物流配送、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降低制造业成本。通过二产的发展为一产、三产加快发展提供支撑条件,进而促进三次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壮大税源。
    (二)优化税收收入结构,促进财税收入稳定增长
    密切关注财税体制改革和政策新变化,增强分析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前瞻性,为组织收入、增加体制财力提供决策服务。在依法治税、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坚持财与税、收与支、税与费并举,建立行业纳税评估体系,强化数据信息比对分析,研究落实在企业总体税负不变情况下保持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办法和措施,合理调整税收收入结构。树立“大税种精管理,小税种大管理,小行业强管理”思想,实现各行业、各税种管理的精细化,提高营业税、资源税、印化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房产税等地方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以数据管理为抓手,加强税源源泉控管,夯实征管基础,加大行业税收稽查、稽核评税、税收政策执行评价力度,强化部门间的协作,堵塞征管漏洞,应收尽收,努力提高地方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实现税收收入总量持续较快增长和收入结构优化双重目标。
    (三)优化政府财力结构,做大政府可用财力“蛋糕”
    健全完善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的征缴机制,提高社会保险基金支付能力。健全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体系,界定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加快实施分类管理改革,强化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征管,完善非税收入审核、缴户、监管制度,彻底实现“票款分离、收缴分离”,严格控制减免缓退。加大部门协作力度拓展政府性公共资源收益管理范围,对公共设施户外广告、公房出租、土地闲置费、公共停车泊位等政府性公共资源逐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盘活政府资源,做大政府可用财力“蛋糕”。
    (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构建和谐社会保障能力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要求,加大优化支出结构调整力度,通过调整存量,用好增量,财力进一步向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倾斜,满足公共需要。重点向“三农”倾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教育倾斜,支持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建设,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全面免交,实行财政保障;向公共卫生、农村合作医疗、就业再就业、弱势群体保障倾斜,支持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文化大市”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深化落实“控、压、保”措施,对行政经费继续实行从严控制,一般经常性经费实行零增长,控制经费追加,厉行节俭办事;压消耗性支出,压缩竞争性领域支出,对基建支出实行刚性约束;保障公共服务、重点项目和发展建设等需要。
    (五)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升财政依法管理水平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健全经费追加控制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对频繁申请追加单位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将绩效评价的范围扩大到所有政府专项资金,从事后评价逐步扩展到事前、事中的全过程评价,将审计、评价结果作为安排财政资金依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继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会计核算中心实行从集中核算向集中支付转型,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强化财政监督检查,促进财政管理的规范、公正和透明。稳步推行“乡财县管”,完善县市以上财政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支持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确保基层组织运转。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健全监管制度,创新采购方式,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
    (六)健全长效监管机制,防范化解财政风险
    强化财政风险意识,健全监管机制,增强政府债务监管责任。细化债务管理办法,规范举债的审批、使用,明确偿债责任,建立政府债务偿还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三算”管理,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变更管理,严控投资规模、投资金额,切实控制和降低债务规模。健全政府负债预警机制,加强风险性分析和债务动态监控,继续充实政府偿债准备金,落实债务风险防范措施,对风险进行刚性约束。
    (七)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学习力、适应力和内控力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学习教育,健全制度,提高财税组织和干部的学习力;健全干部工作业绩评价机制,增强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力;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增强财税内控力。提高财税干部依法理财治税能力。
    各位代表,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好本次大会决议,努力增收节支,确保全年财政收支任务完成和收支平衡,促进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